您的位置:首页 > 泡沫加工中心

泡沫加工中心

    阳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 2024-04-06 20:18:33 | 作者: kaiyuncom

    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阳泉)有限公司科技展厅内摆放的泡沫铝等产品。晋向华摄

  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阳泉)有限公司科技展厅内摆放的泡沫铝等产品。晋向华摄

  7月29日,位于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阳泉中关村智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正在与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接,邀请对方入驻山西智创城7号云谷科学技术创新园。不远处,中电阳泉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B1地块全部厂房正在加速建设中,不少信创企业已将目光聚集到这里。

  为什么纷纷选择阳泉高新区?“创新生态环境好,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保姆式服务做得好,有利于公司尽快起步”“创新平台作支撑,有利于企业孵化和技术改进”……大家给出了各种答案。

  科技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去年以来,阳泉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我市“重塑竞争新优势,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要求,按照《关于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进开发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施建议》,高水平打造一流创新平台。今年以来,阳泉高新区按照省委“把打造创新生态作为战略之举”要求,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创新主体,壮大新兴起的产业,为全区高水平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在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阳泉)有限公司科技展厅,智能矿石分选技术项目十分引人注意。通过XRT高精度传感系统、实时智能物质识别系统、全自动喷吹分选系统等核心技术的作用,不仅煤块和矸石会被自动分选,不一样的尺寸的煤块也能轻松实现分选,大幅度的提升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像这样先进的制造技术,在清研阳泉智能矿石分选工艺研究所的努力下,已在平定东升兴裕煤业有限公司实现应用。

  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阳泉)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倩倩介绍,清研阳泉是依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及清华校友总会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由阳泉高新区与北京清研智造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专门干技术转移转化的创新示范平台。从去年成立到现在,清研阳泉聚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统筹对接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为它们提供专业方面技术服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清研阳泉已设立专项技术研究所3个,设立联合研发中心2个,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50余项,引进拥有硕博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共20多名,这为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储备技术项目中,除了智能矿石分选项目,清研阳泉还有机器人控制与视觉传感、智能矿山数字化、铝及铝合金深加工、超自洁材料、便携式氢能源等10多项具备应用转化基础的技术项目。

  “就在今年5月,我们还带着不少‘高精尖’产品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泡沫铝、超自洁材料等产品,吸引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阳泉)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周建举了一个例子,“泡沫铝是在纯铝或铝合金中加入添加剂,经过发泡工艺制备,结构类似泡沫,兼具金属和气泡特征的轻质工程材料,具有耐高温、防火、抗腐蚀、隔音降噪、易安装等优点。目前,清华大学铝及铝合金深加工团队已经和山西兆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就泡沫铝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就在不久前,这一个项目还入选了省科技厅省校合作的典型。”

  此外,已经在盂县恒泰常顺煤业有限公司、阳泉上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应用的智能矿山数字化技术,也是清研阳泉工业数字化研究所研发团队的核心技术。周建介绍,这项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工业物联网平台、电力保障平台等,能轻松实现流程图监控视频嵌入、设备信息监控直观显示、三维可视化生产以及生产指挥调度中心的智能化。

  “立足阳泉,辐射山西,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我们期望打通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阳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升产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作出更多贡献。”杨倩倩说。

  除了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孵化小微企业,拓展创新主体,以及吸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入驻,推动相关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也是阳泉高新区打造创新平台的重要目的。

  走进山西智创城7号云谷科学技术创新园,20多辆无人车整齐排成一行,这是新石器智航(山西)科技有限公司助力我市打造“无人车之城”的生动实践。新石器智航(山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围绕建设“无人车商业化应用示范”的目标,企业将以阳泉为示范核心,投入800辆无人车在各个场景运营,将我市打造为“无人车之城”。如今,在山西智创城7号云谷科学技术创新园,像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

  山西智创城7号云谷科学技术创新园运营方阳泉中关村智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计堂介绍,山西智创城7号云谷科学技术创新园按照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的要求,聚焦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以“创新引领、开放带动、聚焦突破、融合发展”为根本原则,链接京津冀、联动省市创新资源,通过“产业梯级与赋能导入”路径,引进数字智能科技公司,以创新平台打造,集聚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双创”高地形成。

  “目前,除了新石器智航(山西)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还引进了山西麟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阳泉博浪沙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阳泉晋沃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阳泉市三人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青竹杆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经营事物的规模涵盖数据流程、直播电商、智慧教育、区块链、无人驾驶等。此外,我们还正在与40多家公司进行对接,准备引进。”李计堂说。

  此外,百度(阳泉)创新中心从2017年正式运营至今,依托百度共享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以互联网创新为主体,已经吸纳了众多掌握新技术、新理念的创业者自主创业,成功孵化各类企业26家,并带动了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李计堂说,百度(阳泉)创新中心是一个开放性的孵化机构和创新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说出自己创新的点子或者创业的想法,甚至只想参观一下,公司都乐于接待。下一步,创新中心将通过全方位的保姆式扶持,让项目团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中去。

  无独有偶,除了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孵化小微企业也是清研阳泉的重点工作。目前,清研阳泉已创办、参股培育2家新型科技公司,孵化科技公司7家,提供市场、管理、资本于一体的全链条孵化服务,聚力打造“高浓度”创新,紧扣本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内容孵化载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技术转化,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生态典范,不能离开完善的公共服务作保障。阳泉高新区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提供保姆式“双创”服务,加速了清研阳泉、中关村智酷、中电产业园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和提档升级,让“双创”有了载体。

  阳泉高新区在省、市全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要求,突破原有政府主导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化创新平台模式,通过引进清研阳泉、中关村智酷、中电产业园等,借助其产业资源集聚优势,从其所属行业内部项目孵化起步,慢慢地发展成为提供综合孵化服务的产业创新平台。同时,阳泉高新区设立区属“双创”管理公司,推行市场化运营,统筹管理“双创”平台,整合链接“双创”资源。

  在创新平台运营过程中,阳泉高新区坚持以“产业目标,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流程化、简约化的一站式管家服务,为孵化企业设立一对一企业管家,解决企业实际发展问题,逐渐完备区内营商环境。政策方面,阳泉高新区出台数据标注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助力数据标注产业集聚;人才方面,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建设,畅通人才输送渠道;创新服务方面,与国内名师开展合作,为全区量身定制创新生态体系,搭建公共基础服务平台,推进建设个性化服务平台,为公司可以提供精准服务,完善创新生态服务链条,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此外,清研阳泉、中关村智酷等创新平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创新生态主题培训、高端装备新材料制造技术高级研修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班、中德导师跨境创业集训、大数据标注人才培训班……同时,众多创新平台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关村企业走进阳泉创新发展交流会、科技领军人才阳泉行活动、“智慧科技,助力转型”企业入泉项目对接会……以此提升创新主体综合素质。

  如今,通过创新平台支撑和引导,阳泉高新区正在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中下游技术企业,补齐关键缺失环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阳泉高新区各项工作要在“十四五”期间跻身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创新无疑是源头活水,更是“第一动力”。下一步,阳泉高新区将按照省委“把打造创新生态作为战略之举”要求,切实增强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使命担当,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形成创新生态“全链条”“全要素”保障,为全区高水平发展蓄积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张泉东赵娉平)

  今年以来,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省委“把打造创新生态作为战略之举”要求,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创新主体,壮大新兴起的产业,为全区高水平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这是阳泉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创新高地和落实省“111” “1331”等工程的重要举措。

  科学技术创新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城市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正如习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把创新放在转型发展的重要位置,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是阳泉高新区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阳泉高新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需要以创新驱动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赋能。创新离不开一流平台的支撑,建设创新平台不仅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方法,还是培育创新主体的重要载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要牢牢抓住创新平台,发挥好平台在支撑自主创新、转化创新成果、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作用。

  聚焦“六新”突破,才能更好支撑自主创新。创新平台建设要聚焦“六新”“两新一重”和“七大产业板块”,瞄准卡脖子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重点项目研发,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同时,积极对接省“111” “1331”工程,整合资源力量,加快形成全员创新、全链创新、全域创新,让自主创新更有力量。

  重视人力资源,才能更好转化创新成果。人才是科学技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阳泉高新区走创新发展道路,重点是集聚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解决好人才的岗位平台、生活待遇等核心问题,才能让各类人才专注创新、安心创业。要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创新和创造的浓厚氛围,才能让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突破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把成果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产业。

  加强基本的建设,才能更好集聚创新资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新平台建设,科研基础设施不容忽视。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阳泉)有限公司设立专项技术研究所3个,设立联合研发中心两个,布局建设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群,其目的是要释放创新动能,让各种创新资源有效集聚起来、创新主体充分活跃起来、创新引擎全速运转起来,构建一个开放合作、技术互动、资源互通、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主体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搭建一流的创新平台,打造“雨林型”的创新生态,全速转起科学技术创新的大引擎,尽情释放发展动力,阳泉高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一定能迈出更大步伐。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能体验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