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一批产自贵州省清镇市的瓷砖从贵阳国际陆港启程,搭乘中老国际货运班列跨越山海,最终抵达老挝首都万象。这些优质建材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当地地产行业,不仅实现了“黔货出山”的跨国产销对接,更以鲜活案例印证了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产业联动效应,为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正连接起中国西部地区和世界各地,从重庆、贵州等西部地区出发的货物,正沿着这条物流大动脉一路向南,通达全球。
贵州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固定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年,贵州逐步加强与沿线各省区市合作,推动优势产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加速提升全省开放发展水平。
2025年7月9日,贵阳国际陆港,各种颜色的集装箱堆积如山,橙黄色的龙门吊穿梭在集装箱与列车之间,一派繁忙的景象。
截至今年6月,这座深居内陆的“港口”,自2021年4月30日通车运营以来,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货物累计16.84万吨,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120列、2990车、5980标箱。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超九成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曾是这里交通闭塞的真实写照。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加速建设,为贵州打破了货物出口“走不出”的困局,让“大道出黔、通联世界”成为现实——这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三不沿”省份,凭借通道优势跻身开放前沿。
2015年,中欧班列(贵阳—杜伊斯堡)开通,这是贵州第一条海铁联运出海大通道,将西部内陆与欧洲贸易原有6个出口运输环节减少为2个,提高了物流效率。
此后,贵州又携手重庆、广西、甘肃等地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相互连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在内陆地区打通了一条陆海贸易新通道。
至此,贵州对内,交通纵横成网;对外,通道建设加速,形成东进湘沪杭,畅行长三角,西经云南到东南亚,南向经粤港澳大湾区出南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不久前,两家贵州物流公司成功获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道路运输许可证,意味着贵州国际道路运输可通过GMS(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通达东南亚。
“相较海运、铁运和空运,GMS公路运输具备时效快、成本低、覆盖广、全链条服务等优势。”贵阳市物流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李祚海直言,这是推进国际运输与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方式,将有力推动“黔货出山”。
2025年4月14日,10辆氢动力公路班车陆续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出发,经贵州最后抵达广西,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正式贯通。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清洁能源,近年来非常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氢能重卡具有零排放、超长续航、3分钟极速补能、低温稳定运行等优势,在长途货运领域前景广阔。
这条从重庆至广西的氢能干线公里,实现“公路+海运”绿色联运,有效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及周边地区加快打造中短途氢能物流应用场景,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新兴产业蒸蒸日上的同时,贵州本土企业也抓住发展机遇,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产品销往全球各地。
7月上旬,骄阳似火,贵阳南编组站。一批来自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化肥被整齐地装载在铁海联运班列上。
随着火车汽笛长鸣,班列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这些化肥开始了它们的出海之旅——在广西北部湾港集结后,“乘坐”货轮驶向菲律宾。
“今年4月,我们首次以集装箱整列班列、‘图定班列’(固定时间、固定路线、固定车次)模式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与过去传统运输方式相比,运输时间大幅度缩短。”贵州磷化集团物流中心副主任、贵州安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书介绍。
一条通道,让贵州磷矿跨越山海。在广西北部湾蜿蜒绵亘的海岸线上,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3个港区(合称北部湾港),成为贵州磷化集团化肥产品经铁海联运班列驶向的出港目的地。借助这些出海门户,贵州磷化集团加速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推动产品与国际供应链融合,提升物流效率。
西部陆海新通道改变了曾经西部地区货物出海路径单一的局面。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我国西部地区多个省区市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不只是磷矿,在这条物流大动脉上,贵州辣椒、茶叶、吉他、轮胎等特色产品,正跨越千山万水,走向世界,让贵州与世界紧密相连。
不久前,一艘满载500吨粮食的集装箱货船从澳大利亚启航,经太平洋在广东湛江港“换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直达贵州遵义。
这种“下船即上车”的运输方式,对遵义市臻鑫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桃凤来说早已不陌生。
“2024年,我们从澳大利亚进口了一批粮食,当时刚刚投用的‘一单制’数字提单服务不仅解决了货物到港口需要等待船期的问题,还为企业来提供了物流、报关、仓储等一揽子服务,运输时效节省了15天左右,资金占用和物流综合成本降低约40%。”高桃凤的感慨,道出这一创新模式的实效。
过去,传统运输方式往往要经过多次装卸、仓储和转运等环节,不仅耗时较长,综合成本也居高不下。为此,贵州于2024年全面推广“一单制”数字提单服务: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内外物流网络体系,从国外发货地到遵义,企业只要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次保险,一张数字提单就能实现货物全程“包邮”。
而这只是贵州从物流组织、经贸发展、产业协同等多方面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一个缩影。
此外,在贵阳综合保税区内,贵综跨境数据服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数据跨境流通综合服务平台”即将上线年成功开展国际绿证跨境人民币交易后,贵阳综保区在数据要素跨境流通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以规则创新打破地理壁垒,贵州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成为货物流通的物理通道,更搭建起制度衔接的开放桥梁。在这里,买全球、卖全球的便利正变为常态,开放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